5月10日,正值第九个“中国品牌日”,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——“品字标?浙十年”品牌分享推介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举办。
来自全国各地的政、产、学、研领域的120余位代表共聚湖州德清,共同回顾“品字标?浙十年”品牌建设历程,探讨“品字标”成长背后的基因密码,共绘“浙江精品”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新蓝图。
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、国务院资深参事葛志荣,新华社副秘书长徐姗娜,省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谢小云出席活动并讲话。
期间,谢小云还应邀参加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主论坛,分享“浙江制造”十年蝶变密码,展示了浙江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的探索实践。
十年来,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、一年接着一年干,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、市场特质、浙江特色的品牌发展路子。
品牌之本,在于质量提升和标准引领的托举。深入实施质量提升强企行动,积极培育企业标准“领跑者”,持续提升品牌建设的质量支撑力和标准引领力,让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既能站稳脚跟,又能行稳致远。
品牌之美,在于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交响。进一步提升“品字标”的“文化+创新”属性,支持构建品牌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,推动工业设计、文化创意、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融合发展,助力品牌价值的升维突破,让世界从“品字标”中感受“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”的中华智慧。
品牌之路,在于深耕国内和拓展全球的协同。积极推进“品牌出海”,联合阿里平台实施“货通全球产业带出海计划”,持续加大海外知识产权涉企服务与保护投入,鼓励企业开展跨国品牌收购、境外商标注册和海外品牌建设推广,帮助浙江品牌不仅走出省界国门,更能登上国际舞台C位。
品牌之力,在于匠心制造和诚信经营的坚守。深入实施千万经营主体信用工程,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内核的“浙江精品”培育体系,引导企业在传承工匠精神中强化职业操守、改进质量管控,让更多的优秀品牌成为企业的承诺书、市场的通行证、发展的成绩单。
未来十年,省市场监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、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、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”的指示要求,持续打造“品字标”品牌升级版,培育“浙江精品”。
一是深耕品质,推进“浙江制造”标准再提升,认证体系再优化,不断擦亮“品字标”金字招牌。
二是提升品位,把AI数字技术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品牌建设,打造更多数智优品、经典IP。
三是护航品牌,通过市场开拓、信用赋能、金融支持、品牌保护系列举措,让“浙江制造”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,走进寻常百姓家。
葛志荣指出,浙江品牌工作走在全国前列,“品字标”品牌建设取得骄人成绩,在刚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中,浙江上榜品牌达97个,创下历史新高。希望进一步加强品牌培育,坚持“质量第一”,强化高标准研制;进一步创新科技赋能,加强AI、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,提升品牌建设水平;进一步提升系统合力,引导社会各界增强品牌意识,共同营造品牌发展的良好氛围。
徐姗娜指出,新华社将以媒体之力、智库之智、平台之广,用多语种、全媒态、立体化的媒体矩阵,为“品字标”品牌注入传播动能,助力浙江制造从“品质高地”迈向“世界坐标”,也期待浙江能继续以“品字标”为纽带,将质量基因融入数字经济、智能制造、绿色低碳等新赛道,打造更具韧性和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。
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章一文介绍浙江省推进“品字标”品牌建设情况,德清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、副县长吕飞龙分享“品字标”品牌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,中国计量大学原校长、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子商务交易保障技术委员会(ISO/TC 321)主席宋明顺介绍“品字标”助力浙江品牌强省建设。新华社浙江分社副社长、分党组成员张乐发布“世界品质 浙江制造”——“品字标”企业品牌传播赋能计划。
9家“品字标”企业发布最新产品,3家省级及以上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(企业)分享关于先进质量管理办法或品牌发展故事的典型案例。
省局机关有关处(室、局)主要负责人、有关直属单位负责人、各市局领导班子成员、湖州市各县(区)局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、“品字标”企业和省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代表、有关媒体代表等参加会议。
来源 | 省局质量发展处、综合规划处、省品牌发展中心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